版权所有:本溪盛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沈阳    辽ICP备18018157号          辽公网安备 21052102000045号
地址:辽宁本溪县小市镇滨河东路 电话:024-46823712 手机:13704243601 邮箱:bxsfnj@126.com

农机行业的发展历程

浏览量

农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。当时,我国农机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,只能生产一些结构简单的旧式畜力农机具。为了建立现代农机工业体系,国家开始筹建生产企业、农机院校、科研和质检机构,并规划构建产品结构体系。

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,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开始建设,并在1958年生产出我国第一台东方红-54型履带式拖拉机。同期或随后,一直到改革开放前,先后在天津、上海、沈阳、长春、新疆、江西、江苏常州和淮安、浙江永康、湖北武汉和黄冈、山东兖州和潍坊、河北邢台和石家庄等地,建成拖拉机制造厂近20座。这些拖拉机制造厂的产品,实现了小到10多马力,大到80马力各种功率段;履带式、轮式和手扶式各种型号的全覆盖生产。

在联合收割机工业方面,1958年,北京农业机械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。60—70年代,先后建成生产GT-4.9型牵引式联合收割机的开封联合收割机厂,生产东风-5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四平联合收割机厂,生产丰收-3.0联合收割机的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,生产新疆-2型联合收割机的新疆联合收割机厂,生产北大荒-2.5并开发出北大荒-6型联合收割机的依兰联合收割机厂,生产北京-2.5型联合收割机的北京联合收割机厂,以及生产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的桂林联合收割机厂。产品覆盖牵引式、自走式和背负式多种型号的联合收割机产品。

此外,各地还建成众多农业机械制造和农机修造厂。至20世纪70年代末,基本建成了包括农机教学、科研、制造、标准检测等在内的初具规模、较为健全的现代农机工业体系,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整机制造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。

 

资讯分类